「纳」的繁體字查詢·簡繁轉換

「纳」的簡繁字對照表

「纳」是一個簡化過的簡體漢字,它未簡化之前的原始正體字是「納」,兩者對比信息見下表:
簡繁對照簡體字繁體字 / 正體字
字形
部首
總筆畫710
怎麼讀ㄋㄚˋ

「纳」簡繁字形對比

簡繁字形對照 簡體字形 繁體(正體)字形
字形
纳的簡體字寫法·字形
納的正體字繁體字寫法·字形
Unicode編碼U+7eb3U+7d0d

「纳」的繁體字(正體字)「納」怎麼寫?

解釋

納(ㄋㄚˋ)
動詞
收。《詩經.豳風.七月》:「九月築場圃,十月納禾稼。」《史記.卷八六.刺客傳.荊軻傳》:「今秦已虜韓王,盡納其地。」
交、獻。如:「納稅」、「繳納」。《春秋.莊公二十二年》:「東,公如齊納幣。」漢.桓寬《鹽鐵論.本議》:「農人納其獲,女工效其功。」
容、受。如:「笑納」、「接納」。《左傳.文公十六年》:「諸侯誰納我?」《南史.卷四二.齊高帝諸子傳上.豫章文獻王嶷傳》:「坦懷納善,側席思政。」
引入。《儀禮.燕禮》:「小臣納卿大夫,卿大夫皆入門右北面東上。」漢.鄭玄.注:「納者,以公命引而入也。」
娶。如:「納妾」。《易經.蒙卦.九二》:「包蒙吉,納婦吉,子克家。」《後漢書.卷一○.皇后紀上.光烈陰皇后紀》:「更始元年六月,遂納后於宛當成里,時年十九。」
穿、著。《禮記.曲禮上》:「跪而遷屨,俯而納屨。」
縫補。漢.王充《論衡.程材》:「刺繡之師能縫帷裳,納縷之工不能織錦。」《水滸傳.第二三回》:「武松穿了一領納紅紬襖,戴著個白范陽氈笠兒。」